作為今年2萬億元減稅降費工作的“重頭戲”,4月1日,深化增值稅改革正式實施,目前實施已滿月。
此輪深化增值稅改革主要包括降低增值稅稅率水平,將制造業等現行16%的稅率降到13%,將交通運輸業等現行10%的稅率降到9%,保持6%一檔稅率不變。同時,擴大進項稅抵扣范圍,試行期末留抵退稅制度,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進項稅額加計抵減。
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此前表示,總體上這幾項措施加起來,減稅降負規模應該超過1萬億元。
4月30日,國家稅務總局制發了《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辦理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有關事項的公告》,就留抵退稅政策實施過程中涉及的相關征管事項進一步予以明確。
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增值稅屬于一種價外稅與流轉稅,企業繳納的增值稅稅率的變化可以通過稅負轉嫁的方式傳導至價格,進而對居民消費產生影響。從宏觀層面看,此次增值稅改革有助于降低實體經濟部門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讓企業有更多的資金投入技術升級和擴大再生產,并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化解產能過剩,這對于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增強對金融風險的抵抗能力有極大裨益。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減稅降費工作的決策部署,近日,國家稅務總局領導王軍、于春生、張敏、孫瑞標、任榮發、王陸進、劉麗堅深入基層開展減稅降費工作調研,廣泛聽取納稅人、繳費人和基層稅務干部意見建議。
國家稅務總局黨委書記、局長王軍在浙江省桐鄉市稅務局濮院稅務分局調研時強調,稅務部門作為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的“主攻手”,要責無旁貸站在落實減稅降費工作的最前沿和服務納稅人、繳費人的第一線,耐心細致做好各項征管服務工作,確保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個稅改革、深化增值稅改革等系列惠民舉措在基層落實落地。
“增值稅改革的意義既在于減負,又不僅僅局限于減負。增值稅改革一直以來是我國稅制改革的重頭戲和關鍵點,經過多輪的增值稅改革,增值稅無論是稅制設計還是稅制結構、抵扣范圍、征管操作都得到了全面改進和有效提高,其操作的規范性和對經濟的引導性都越加突出”,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張依群認為,增值稅稅率的調整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納稅成本,等于國家讓利企業受益,給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注入了一個強心劑;增值稅稅率的降低的普惠性效應改變了企業的營商環境,激發了企業創新動力,打開了企業的發展空間,促進了企業的公平競爭;企業經營狀況的改善,特別是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企業實施的一系列減稅降稅優惠政策,形成對就業和創新的巨大吸引,對穩就業和產業轉型升級將發揮積極作用;增值稅改革對稅收征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對稅務機關加強征管、改進服務、提高效率形成促進作用,也標志著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其作用和影響將從經濟領域擴展到政治、社會乃至更多領域。